智能服饰与服装学院于1986年开始招收服装专业学生,是全国最早开办服装类专业的高校学院之一。学院开设服装设计与工程(河南省特色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表演、产品设计4个本科专业,有学术型(服装设计与工程、设计学)和专业型(材料与化工、艺术设计)四个硕士专业。学院下设学院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与办公室合署办公)、学生工作办公室、服装设计与工程系、服装与服饰设计系、服装表演系、纺织产品艺术设计系、综合实验中心。截至2024年10月,服装学院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硕士生导师20人;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共1672人(其中本科生1577人、研究生95人)。
学院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规律,把握时尚产业发展脉搏,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人才优势,传承传统服饰文化,融合时代创新精神,依托郑州女裤、盛泽面料、周口医护服等产业实施产教融合,构建了一套以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能设计,会制作,有见识”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6年学院获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协会先进集体,2021、2022、2023连续3年荣获“师德师风”先进集体称号,2022、2023连续2年荣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河南省特色专业,2019年获评河南省首批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020年被评为河南省一流专业。2017年服装设计与工程系被授予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荣誉称号。获批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校级一流课程3门。立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19项、省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1项、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3项、校级思政育人团队1项,校级教材建设项目4项,4本教材进入“十四五”规划建设。立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项目6项,获批联合会“纺织之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生获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获河南省优秀毕业论文2项。
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是纺织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纺织服装产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撑学科之一,2015年开始建设“纺织服装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学科群,并入选河南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群 A 类建设项目。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是河南省重点学科“设计学”的重要支撑方向。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十三五首批启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社会科学基金1项及其它部委和省市级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2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EI收录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授权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2022年获批郑州市阻燃隔热耐火功能性服装及材料重点实验室。
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累获佳绩。第20届世界超级模特环球大赛全球总决赛中荣登冠军,获“全球美皇后”称号;第23届环球比基尼全球总决赛中荣获“亚洲美皇后”称号;上海第18届国际模特大赛全国总冠军。2013年在北京大学生时装周成功举办两场学生作品专题发布会。在“汉帛奖”第28届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中获企业认定奖,实现首次突破;两次获得服装设计“新人奖”,学校获育人奖单位;获俄罗斯第12届国际“Gubernskiy Style”服装设计大赛一等奖,获“虎门杯”国际青年设计(女装)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Nafa杯”中国国际青年裘皮服装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第二届“明远杯·国际家居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金奖。在各类省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得金奖、银奖。
学院重视社会服务,2008年,15名表演专业学生担任北京奥运会国家引导员工作;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我院与郑州宇通公司共同设计的代表河南形象的牡丹花车亮相天安门,表演专业学生参加国庆巡游;2010年,服装学院设计的河南馆服亮相上海世博会。2014年学院承办河南省第五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2014、2015年分别举办两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以及三期宁夏宁朔集团公司服装技能骨干培训班;2017年,与邓州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成立邓州市服装设计与品牌策划中心。2018年-2020年受河南省科技厅委派,成立河南省服装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长期服务商水县开展产业扶贫。2021年获得冬季残奥会组委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2021年,与项城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医护服技术研发中心。2022年,获批河南省服装行业学院。与浙江诸暨联合成立世界袜业中心,与多家企业联合成立产学研科技平台,与犀牛智造、宇通集团、庄吉服饰、中铁·泰和里、云顶服饰等多家企业开展合作,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智力支持,推动地方经济特色产业发展。
学院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学校最早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院之一,先后与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意大利乌迪内美院、巴里美院、卢索服装设计学院等国外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举办人文交流、服装产品艺术设计大赛等活动。2023年,承办首届“豫见意大利”人文交流活动暨中意服饰产品艺术设计大赛,学院师生在本次大赛中共获得金奖3项、银奖4项、铜奖7项、优秀奖50项,学院17名教师获得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学院获“优秀组织奖”。同时,学院鼓励专业学生参加各类国际专业活动和赛事,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近年,学院多名学生先后登上米兰和巴黎国际男装周的国际秀场,在专业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展示了中国模特风采,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目前,学院对标河南电子科技大学建设目标,以“人才培养一流化、科技创新市场化、事业发展国际化、队伍建设匹配化、学科建设基础化”的“五化”目标为抓手,推进“服装+智能”“设计+智能”,实施内涵式发展,开展学科专业重塑,加快积累,追求卓越,努力把学院建成行业引领力强、国内知名度高、国际影响力大的特色学院。(数据截至2024年12月)
智能服饰与服装学院历史沿革
1985年,前身,纺织工程系成立,设立服装教研室。
1994年,前身,纺织工程系服装教研室分为服装工程教研室、服装设计教研室。
1996年7月,成立服装系,下辖服装工程教研室、服装设计教研室。1999年10月,分出部分成立艺术系。
2003年,亚太国际学院成立。
2004年,成立服装与艺术学院,服装系、艺术系两系合并。同时成立中原服饰文化与艺术设计中心,依托服装与艺术学院建设。
2008年12月,成立服装学院,服装系从服装与艺术学院分离出来。亚太国际学院以一套班子两套人马划归服装学院领导。中原服饰文化与艺术设计中心,依托服装学院建设。
2019年11月,撤销亚太国际学院。
2024年6月,更名为智能服饰与服装学院。